在土主镇天人牧业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地上的运输车和搅拌工人正在认真施工作业。据了解,项目包括养殖区废气物处理工程以及场外蓄液池建设两个内容,是我区的第一个循环经济项目。

施工现场
区财政局农财科科长程极告诉记者,养殖区废气物处理工程和场外蓄液池建设项目属于省上的循环经济项目,主要分种养两个项目,场内部分由业主自行设施,财政进行一定的补助,场外部分由财政全额投资300万。
那么,该项目如何实现循环经济呢?对于传统养殖业的废气排放如何实现变废为宝呢?四川天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巫志坚为我们解答了疑惑。他介绍,所有猪的粪便和液体经过池子发酵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搅拌池,然后抽起来进行干湿分离,干的就打包到种植区,液体就进入酸化调节池,再到新进的红泥软体沼气池,经过沼气池的液氧处理等七、八个处理程序后,最后到从中科院引进的狐尾藻湿地中进行处理。
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养殖场的废气物进行有效处理,并转化为有机肥料,经过正在修建的蓄液池,这些有机肥料还将输送至种植区,实现该区域范围内果蔬的生态智能浇灌和有机种植,节省人工种植和肥料的投入,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
据了解,该项目预计在今年6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年处理猪场废弃物达3万吨,实现种养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辐射面积将达到1000亩种植区,惠及养殖场周边400多户农户,预计增加种植区产量44.2万公斤,增值551.2万元。
既可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还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的确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们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项目能实施,促进市中区美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