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从“制造”到“智造” 四川充电桩步入“智能化”时代

   日期:2018-05-08     来源:四川经济网    浏览:548    评论:0    
核心提示:为推动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设施建设,促进电力工业转型升级,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四川省能源局指导下,国网四
    为推动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设施建设,促进电力工业转型升级,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四川省能源局指导下,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和振威展览股份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四川国际电力产业博览会和2018四川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于5月4日—6日在蓉举行,同期还举办了2018中国(四川)智能电网与充换电技术高峰论坛。
    充电桩技术升级 改造充电基础设施
    近年来,伴随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电基础设施作为电动汽车推广应用产业链上重要的环节和基础保障,更是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关键一环。
    去年,四川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布局合理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全省新建集中式充换电站600座以上,分散式充电桩27万个以上,具备满足23.8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达到作为国家电动汽车示范推广地区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实施意见》的出台和实施,也在全省掀起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热潮,充换电设备和技术服务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发展。
    今年2月,成都智邦科技有限公司为智充新能源倾力打造了集中式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这也是我省最大的集中式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据了解,锦城公园充电站目前拥有42个快速充电车位和1个司机之家快捷服务站,全部配置最大输出120kW的直流快速充电桩,为当前成都地区最大规模面向社会车辆全天24小时开放的多功能集中充电站,可满足500辆/天社会车辆的充电需求,全年充电量可达700万千瓦时。
    “我们的充电桩有直流、交流和壁挂式的,全部都是采用最新国标接口技术,能兼容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绝大部分新能源车。直流充电桩采用的是柔性充电,能极大降低汽车电池耗损。”此次展会上,四川华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华泰电气已先后在成都各大枢纽、商业中心、物流基地、工业园区等新能源汽车集中地区投建了500多个充电桩,其中大型充电站有5个。未来5年之内,还会以成都为中心点,在重要区域建设精品站,再采用弧形方式,加快辐射周边地区,加速满足周边地区的充电需求。
    而在此次展会上,特来电显得格外惹眼,“车载充电机、无线充电设备、智能充电弓”等众多黑科技吸引大家的目光。
    “智能充电弓是一款由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的智动柔性充电弓,其采用下压式充电,取消了传统的插拔充电枪的工作,满足新能源公交大巴车大功率快充的需求。”特来电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款充电桩是专门为成都市场量身打造的直流终端,目前已应用于成都金沙公交集中场站,每套特来电充电弓每天可服务8—10辆18米电动公交车。
    据了解,成都金沙公交集中场站的充电网络基础设施总装机功率达12800KVA,规划建设32套充电弓和32套充电枪,配置16台800KVA充电箱变,目前装机功率为全国最大单站。该项目建成后可日均满足250—300辆纯电动公交车的充电需求,年充电量可达3500万千瓦时,替换石油1.4亿升以及碳排放34万吨。
    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2020年前,公司计划总投资近20亿元,在四川打造出南北东西两条城市干线充电网络,约20万个充电终端,满足成都市规划中近1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服务20万辆电动汽车在四川省的充电需求。据悉,截止2018年4月,成都特来电已经投资建设了5264个充电终端,其中成都地区235个电站,3088个充电终端,充电量2347万度,充电次数88万次。
    充电桩智能升级  搭建智能充电云平台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充电桩也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成功实现了远程监控、无人值守、智能导航等功能,实现了所有充电桩的联网智能化,开辟了充电桩布局的新天地。
    “特来电颠覆传统充电桩模式,世界首创了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也被称为王字体系,对下打通设备,对上打通网络。”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君告诉记者,“智能汽车群充电系统”具有无桩充电、无电插头、群管群控、智能充电、模块结构、主动防护、柔性充电的特点,解决了传统充电桩无序充电产生的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充电安全的问题,解决了充电成本高和电网重复建设的问题,解决了接入难、占地大的问题,对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实现了重大创新。
    “特来电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分为电能交互层、智能充电及管控层和数据分析及应用平台层。”其中,智能充电机管控层具有主动柔性智能充电功能,可根据车辆具体情况调控最适宜电量。数据分析及应用平台层搭建在充电网之上,基于基础服务层和公共业务层,实现了充电运营、充电网络及设备管理、卖车、租车、金融支付、大数据分析等,并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开放接口,将特来电云平台的数据和服务对接到政府平台及第三方公众平台之上。”童君讲到。
    同时,记者在展会注意到,为更好地解决新能源汽车车主找桩难、充电难的困扰,四川华泰电气推出了“为蓝出行APP和为蓝充小程序”。四川华泰电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该应用车主可以很轻松掌握附近充电站的运营情况和充电桩的使用情况,从而为车主提供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为蓝充电平台以“互联网+”模式为驱动,基于物联网技术,将充电设施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搭建全国性充电云平台。同时,整合生态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借助平台优势,资源共享互助,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业务生态环境,为生态圈各参与方提供一个安全、开放、灵活、易用、共享的支撑平台。
    《实施方案》也提出,我省将建设充电智能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充电设施监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升运行安全、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同时,建立电动汽车用户服务平台,围绕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充电导航、状态查询、充电预约、费用结算等服务,拓展平台增值业务。
    犹记得最初的充电桩仅仅是提供充电服务,今天,已经成为一个集充电、联网智能、增值服务于一身的多功能产品。相信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充电桩的发展也会日新月异。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