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重要新闻 » 正文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席位已不多 四川两大“种子选手”如何突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7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次数:208
核心提示:近日,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建设启动会在上海举行。上海一次拿下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这让四川

   近日,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建设启动会在上海举行。上海一次拿下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这让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倍感紧张。

  一组数据可以解释紧张来源。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是《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之首。《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级创新中心。而目前,包括刚落户上海的两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已达7家。据统计,目前,全国已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已达60余家。冲击“国家级”余下的席位,是它们的共同目标。

  在四川,也有两个“种子选手”正摩拳擦掌。

 

    两大“种子选手”

    发力工业云和工业信息安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川代表团提出关于支持在川布局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议。为支持推进这一提案,近期,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受全国人大委托,专程到四川调研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四川省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和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作为冲击“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两个“种子选手”,成为调研关注重点。

  四川省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牵头单位,联合省内外工业云制造领域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打造。今年6月,该中心被认定为四川“省级”创新中心,并明确提出冲击“国家级”的目标。

  四川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介绍,该中心以“公司+联盟”形式运行,主要任务是开展工业云制造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等。建成后,将极大促进我国工业云制造领域技术发展,助力四川建设西部制造强省和“中国制造”西部高地。

  另一个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则由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网安)、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建,集合工业信息安全的创新资源共同应对严峻而复杂的安全形势。

 

    “升格”国家级

    要对准共性关键技术

 

    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看来,四川冲击“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聚焦工业云和工业信息安全两大领域发力,有机遇更充满挑战。

  工业互联网,作为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是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对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意义重大。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是打造网络基础设施、互联平台体系、网络安全保障三大体系。四川聚焦工业云和工业信息安全两大领域发力,就是瞄准了未来工业发展的核心领域。

  调研时,范书建表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不能做单个产品的产业化,一定要对准共性关键技术,汇聚体现国家水平的创新资源,服务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关于“省级”中心向“国家级”升格,工信部此前发布了“十二项条件”,其中有一项硬性指标——创新中心的联盟应汇聚全国范围内,包括用户在内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并覆盖50%以上该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如何满足条件要求?这就要求各地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将中心的创新链服务于整个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覆盖产学研用所有环节。

  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可持续创新能力。在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设计里,工信部提出了“企业法人形态,采取‘公司+联盟’等模式运行”的要求。这就要求各创新中心要突出市场化导向,激发活力。“我们希望创新中心能赚钱,国家、地方会给予财政资金支持,但这个钱是‘种子’,不能当粮食。”在范书建看来,创新中心必须要有盈利能力,赚的钱反哺技术研发,良性再投入创新,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资金。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