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企动态 » 正文

读懂“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01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547
核心提示:备受鼓舞!我们感受到了过去的成绩来之不易,更对四川工业发展充满信心,对企业自身发展充满信心。1月30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

“备受鼓舞!我们感受到了过去的成绩来之不易,更对四川工业发展充满信心,对企业自身发展充满信心。”1月30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代省长黄强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众多出席会议的代表、委员们充满信心,亦充满决心。
    信心来自于哪里?
    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从去年2月份,四川规上工业增速仅-5.2%,到一季度已收窄到-0.9%,4月份累计增速转正(1%),四川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经济V型回升。
    信心来自于特殊时期,四川工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决心又来自于哪里?
    “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工作”“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在202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安排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一个个关键词句凝聚成了今年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心针”。
    信心催人奋进,决心攻坚克难。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聊机遇、谈发展、谋未来,言语间一幅四川制造奋楫争先的画卷徐徐展开。

    抢机遇  危机中夯实家底

    1月30日中午,刚吃完饭,省人大代表何明寿就迫不及待地学习领取到的“两会”资料。作为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明寿参加“两会”是带着任务而来的,除了建言献策之外,他还不放过“两会”上获取的任何信息,以期从中找到企业发展的机遇。
    “2020年我们营业收入是2019年的近3倍。”何明寿告诉记者,企业逆势增长就是得益于抓住了机遇。“任何危机背后都是机会,就看你怎么理解。”
    何明寿眼中的机遇,是企业迅速复工复产,抓住时间差,抢到大量订单。他解释,去年2月9日企业复工复产,到3月31日已有3000多人到岗。“3月,企业就实现3亿元以上产值,这极大地鼓舞了员工士气。”
    据了解,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四川提早全国多数省份一个星期组织企业有序复工,同时,出台缓解中小企业困难13条措施,创设“税电指数”,组建工作专班,“一厂一组”解难题,3月下旬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迅速复工、抢下订单,是何明寿的企业逆风破浪的机遇。而更多的机遇,正出现在本次“两会”上。
    “建设国家和省级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四川分中心”“重视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量关于推进医药产业发展的安排部署出现。
    而这,也被省政协委员何山视为宜宾未来发展的机遇。何山表示,为应对未来、防患未然,构建集研发、生产、储备、交易、检测为一体的医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打造“四川造”医用卫生应急物资品牌,创建全国医用卫生应急产业基地刻不容缓。
    随后,何山从产业基础、技术支撑、开放平台、交通优势四方面,为记者分析了宜宾创建全国医用卫生应急产业基地的优势。何山建议,支持宜宾创建全国医用卫生应急产业基地,并给予相关的政策、资金、项目扶持,切实推动宜宾市乃至四川省融入国家防控和应急体系布局。

    补短板  强链中稳固发展

    “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和能源化工等支柱产业,围绕重大领域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工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202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第一句就提到了强链补链延链工作。
    强链补链延链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基础,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在此过程中,解决补短板、锻长板和“卡脖子”问题等需求,就显得尤为迫切。
    来自制造业科研一线的省人大代表李银凤就尤为关注如何解决工程软件“卡脖子”问题。李银凤说,工程软件,尤其是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是我国制造业的痛点,是我国“卡脖子”的35项关键技术之一。四川有责任为国家工程软件的自主可控、补齐核心技术短板做出贡献。
    谈到应对的解决之策,李银凤建议,将工程软件国产替代列入我省“十四五”规划。梳理现有工程软件平台的技术瓶颈,开展国产替代的可行性研究,逐步实现关键工程软件的有替代、有备份。
    同时,采取退税和补贴,鼓励采购、应用国产工程软件。鼓励企业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工业领域专有工程软件的国产化。另外,实施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培育相关软件公司发展。
    无独有偶,省工商联的集体提案中,就建议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升级,来促进产业发展。该提案建议加快推进“新基建”项目建设,带动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人才、设备等要素的投入,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快速连接和交换,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升级,实现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提价值  升级中谋划未来

    今年省“两会”召开前,四川省政府印发了实施《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四川力争到2022年,初步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达到40%。
    毫无疑问,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制造业将加速构建更加智慧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正在召开的省“两会”上,数字经济毫不意外地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聚焦数字经济赋能,打造多数字应用场景,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成为不少人的共识。
    ——赋能制造升级。“当前,在疫情影响下,产业模式加快重构,生产方式加速变革,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不断融合。”省人大代表唐华举例,在新津,当地引导中国建材集团下属公司中材高新实施混改,组建了安睿智达公司,该公司主要承担为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生产型企业数字化赋能,预计三年内将为500条生产线提供设备智能管理服务,打造设备智能管理领域的“滴滴平台”。
    ——赋能汽车制造。省人大代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修俊一表示,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管理和转型,推动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企业将积极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开展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赋能新基建。九三学社四川省委集体提案提出,以新基建为契机,稳步推进我省智慧高速建设。建议将重点放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监测上,通过在桥梁、隧道、边坡及路侧潜在危险源上布设基础设施智能监测传感网,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状态综合感知、分析及预警功能。不仅可解决当前我省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还可以为以后灾害多发山区的智慧高速建设提供四川经验。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