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统筹推进。印发《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16项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并按中省要求分类优化调整。到位中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66亿元,较去年增加0.86亿元、增长率12.7%。二是抓防贫底线。严格执行防贫防返贫“五定”工作法,按程序识别边缘易致贫户563户、脱贫不稳定户574户、突发严重困难户112户。投入防贫防返贫基金和行业资金2594万元,消除风险隐患5097个。今年销售扶贫产品4.19亿元。全市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7.3万人。三是抓合力凝聚。全市1370个村(社区)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直接投入资金670余万元,协调资金1760余万元;32名省直定点帮扶单位派驻人员到县开展帮扶工作。“三县一区”到位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67亿元、实施协作项目50个。四是抓责任落实。对区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工作开展暗访、回访督导,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516个。扎实开展“回头看”,顺利接受国家乡村振兴局核查、省级“回头看”抽查和全省巩固脱贫成果实地核查评估。启动建制乡镇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三年计划,39个场镇基本实现“路整平、地扫净、服务好、治污染、面貌新”目标。
一是抓统筹推进。印发《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16项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并按中省要求分类优化调整。到位中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66亿元,较去年增加0.86亿元、增长率12.7%。二是抓防贫底线。严格执行防贫防返贫“五定”工作法,按程序识别边缘易致贫户563户、脱贫不稳定户574户、突发严重困难户112户。投入防贫防返贫基金和行业资金2594万元,消除风险隐患5097个。今年销售扶贫产品4.19亿元。全市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7.3万人。三是抓合力凝聚。全市1370个村(社区)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直接投入资金670余万元,协调资金1760余万元;32名省直定点帮扶单位派驻人员到县开展帮扶工作。“三县一区”到位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67亿元、实施协作项目50个。四是抓责任落实。对区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工作开展暗访、回访督导,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516个。扎实开展“回头看”,顺利接受国家乡村振兴局核查、省级“回头看”抽查和全省巩固脱贫成果实地核查评估。启动建制乡镇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三年计划,39个场镇基本实现“路整平、地扫净、服务好、治污染、面貌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