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总部三基地 » 正文

民营经济加速跑 激荡夹江新活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22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480
核心提示:11月7日,香港,2018川港澳合作周期间,乐山市投资推介会上,乐山签约总额超120亿元,其中夹江签订投资协议金额达69亿元,超过
       11月7日,香港,2018川港澳合作周期间,乐山市投资推介会上,乐山签约总额超120亿元,其中夹江签订投资协议金额达69亿元,超过总投资额的一半。
 
      这些项目从洽谈到正式签约,仅用了短短数月。这期间,夹江相关政府部门围绕项目推进,开启了一场“加速跑”。
 
      瞄准民间投资不放松,是夹江的姿态。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夹江始终把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调结构、惠民生、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不断改进服务,创造环境;降低门槛,拓展空间;创新平台,创设机会。
 
      多管齐下,效果显著——目前,夹江县民营企业共有2235家,规模以上企业123家。今年1-9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77.5亿元。民间投资企稳回升,为夹江经济社会发展激荡起澎湃动能。
 
      澎湃动能拉动经济提速增效。今年1-9月,夹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3%,增幅比乐山市平均水平(8.7%)高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增幅比乐山市平均水平(10.6%)高0.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9%,比全市平均水平(14.6%)高9.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一位。
 
      依托民营经济,夹江县目标清晰——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综合经济实力迈入四川县域经济强县。到2020年,建设成成都平原经济区创新改革试验示范区、乐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门户区、四川综合交通次枢纽的物流区、乐山中心城区的组成区。
 
      破除发展“玻璃门”
 
      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力”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民营经济发展敲下“定音锤”,为广大民营企业家送上“定心丸”。
 
      7天后,11月8日,夹江县委专门举行座谈会为民营经济发展吹响“进军号”。
 
      民营经济是夹江经济的中流砥柱,创造了夹江50%以上的经济总量,也赋予了夹江这座城市积极向上、创业奋斗的独特气质。夹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坚决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进一步放宽对社会资本的限制管制,推动项目审批便利化,撬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激发广大民营企业的投资创业热情。
 
      对民营经济的呵护,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的真心和信任,更体现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真金白银的扶持。
 
      ——简化审批流程,压缩企业审批时间。力推全程网办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实现“最多跑一次”“就近跑一次”。推行简易注销,完善退出机制;推进“多证合一”,探索“审管分离”;缓解“准入不准营”矛盾,降低企业开办成本。
 
      ——探索“政担银”财金互动新模式,破解无担保、融资难问题。推进“银政企担”四方合作,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首批贷款4000余万元。
 
      作为受益企业,四川洪椿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古翠琼说,去年4月,县委书记来调研,得知公司存在融资难问题后,马上着手协调。短短两个月,公司就拿到了精准扶贫项目资金500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此外,政府还拿出资金撬动,利用精准扶贫项目、农担银公司、园宝贷三条路解决融资,为公司解决了1550万元资金缺口。
 
      夹江不断改革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投资环境,已成为民间投资的“助推器”。一轮又一轮降成本措施的落实,激发民营企业投资创业,截至11月19日,夹江县今年新登记审批私营企业524家,同比增长10.3%。
 
      倾听企业合理诉求,打通政商互动通道;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有形之手”引导下,夹江民营经济释放出巨大发展能量,有力地支撑夹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焕发发展新动能
 
      调高民营经济发展“天花板”
 
      夹江“有形之手”的正确引导,不仅提振了民营企业信心,还激励企业创新求变。围绕乐山“一总部三基地”建设,夹江主攻具有领先优势的军民融合领域,助力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
 
      今年8月,由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和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发的翼龙1D无人机机体结构正式交付,标志着夹江民营经济在军民融合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公司拥有14项专利,取得军工4证,研发的中高温环氧树脂及预浸料填补了四川省无航空复合材料生产空白。公司产品已进入‘国家民参军目录’,成为国内承担复合材料生产和军机型号最多的民营企业。”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还与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签订了军民融合合作协议,合作研发GW平台无人机项目,将打造军贸无人机生产基地、中国无人机出口基地。
 
      发力军民融合,夹江民营企业迈出新步伐。今年9月14日,夹江民营企业盛世东方携手中国科学院、四川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校在夹江经开区联合成立四川省首个石墨烯院士(专家)工作站,该工作站采取“产、学、研”合作模式,将为石墨烯应用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盛世东方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建筑研究设计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于2018年5月成立四川省安德盖姆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石墨烯地暖瓷砖、墙暖画等系列石墨烯供暖产品,销售足迹遍及国内20多个省市及北美市场。
 
      走进安德盖姆石墨烯公司,在全国首条石墨烯发热膜生产线上,记者看到,该公司全新产品石墨烯加热膜正在不断下线。“通电9分钟有热感,28分钟室内温度上升6℃,电能转化率达90%……”盛世东方总经理陆文杰展示了一款地暖产品——安德盖姆石墨烯地暖瓷砖。因为“黑科技”石墨烯加热膜的加持,一片传统陶瓷瞬间脱胎换骨。目前,该新材料已经正式进军军工领域。
 
      除了盛世东方,目前,索菲亚石墨烯应用产品已投产,佳士得石墨烯产品研发成功,四川交投国储康泓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储油库及铁路专线项目正在开展施工设计;核技术应用产业园和军工配套产业园完成控规、安评、环评编制工作;LW工程配套项目、四川持恒源核技术应用项目、中核华兴建材、同辐公司密封放射源项目完成选址。
 
     “夹江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的核工业基地,境内拥有号称中国‘堆谷’的中国核动力院,长期承担研发国之重器的使命,具有军民融合发展良好基因。”夹江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在“军转民”方面,夹江部分核医疗产品占据全国领先地位;“民参军”方面,以碳纤维、石墨烯为主的新材料已经正式进军军工领域,力争到2021年,夹江军民融合产业突破200亿元。
 
      夯实发展根基
 
      拓宽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径”
 
      作为经济发展根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直是民营经济的重要部分,不仅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还激发了“三农”发展新活力。
 
      位于夹江经开区的四川洪椿茶业有限公司,其现代化的茶叶加工生产线,让人耳目一新。“这套全国首台(套)出口眉茶精加工流水生产线,是公司投入1400万元自主研发出来的,具有用工少、生产量大、节能环保等特点,申报了4个发明专利,属于行业最先进。”公司董事长古翠琼说,传统生产线需要200名工人,现在只需要20名工人。
 
      古翠琼告诉记者,公司整体搬迁到夹江才短短两年,去年销售额就达到1亿元,这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过去20多年,每年最多只有5000万元的销售额。今年全年销售目标是1.2亿元,而前三季度销售额已达8000万元。目前,公司60%业务均为出口,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茶年加工能力名列全省第一。
 
      洪椿茶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户致富。过去夹江茶企只采摘早春茶,农户只能采摘一季,每亩大概只卖到4000元。而洪椿茶业将夏秋等季节尾茶也利用起来,每年采茶可达半年,农民每亩可以卖到8000元,翻了一番。
 
      这只是夹江民营经济发力茶产业、助力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夹江以打造“全国出口绿茶第一县”为抓手,积极推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着力推进茶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富民增收。目前全县种茶面积达26万亩,从业人员20余万人,茶叶加工户数200余家,年加工能力达3万吨以上,年综合产值预计突破50亿元。仅茶业一项便实现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84元。
 
     不止是茶产业,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夹江不断扶持农业特色产业,拓宽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径。在稳定夹江县蔬菜、水果、中药等基本农业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纸、茶、林三大特色产业。在纸产业方面,全县书画纸生产能力已超过15万吨,综合产值已达到50亿元。为进一步发展纸产业,夹江重点抓好“一个机制纸园区”“一个公共区域品牌”“一个文创小镇”等“三个一”工程,力争到2021年实现产值100亿元。在茶产业方面,全力打造“全国出口绿茶第一县”,力争到2021年实现产值100亿元。在林产业方面,抓住成都产业转移契机,已引进优质木材加工企业13家,总投资13.3亿元,力争到2021年实现产值30亿元。
 
      两山对峙,一水中流。
 
      夹江民营经济,正汹涌澎湃,激情荡漾,蓬勃发展。
 
 
[ 创业创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创业创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