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出台《实施意见》构建“一总部三基地”新型工业格局
核心提示
通过打造“总部+基地”功能链条,推动全市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将“一总部三基地”建成乐山经济发展新引擎、创新驱动新高地、产城融合新样板,奋力走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日前,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一总部三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出,根据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乐山国家高新区为龙头,构建“一总部三基地”新型工业格局,加快推进全市工业集中集聚、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打造“总部+基地”功能链条,推动全市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将“一总部三基地”建成乐山经济发展新引擎、创新驱动新高地、产城融合新样板,奋力走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加快建设“一总部三基地”,是市委、市政府优化工业战略性布局的一项重大决策。
《实施意见》提出“一总部三基地”的发展定位。
“一总部”要打造“总部经济、创新高地、现代新城”三位一体的总部经济聚集区。重点培育本土企业总部,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科研院所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和高新技术产业总部,大力发展研发、孵化、营销、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总部。
“五通桥基地”要打造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光电信息、精细盐化工、稀土和节能环保等产业。
“犍为基地”要打造全省临港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特色轻工、新型建材、医药健康等产业。
“夹江基地”要打造全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民用核燃料、医用同位素、核电装备、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军工配套等产业。
《实施意见》提出“一总部三基地”建设的遵循原则。要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平台、统一政策;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利益分享;坚持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相结合。
《实施意见》明确了“一总部三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到2021年,“一总部三基地”基本建成,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0亿元以上,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建设区面积力争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以上;园区生态环境优美,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率(含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危险废物处理率、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100%。
同时,《实施意见》就健全管理体制、充分简政放权、创新运行机制、推进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保障措施等提出具体举措,颇具“含金量”。
比如,“创新运行机制”中就明确“推行市场化开发机制”,高新投公司履行“一总部”范围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业主职能;“三基地”分别与高新投公司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履行“三基地”范围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业主职能,从事开发、建设和资产经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和程序正当的要求,以多种方式与高新投公司共同参与园区开发建设。
明确“激活高新投公司发展机制”,高新投公司是“一总部三基地”集“融资、投资、建设、营运”为一体的重要实施主体,是市政府工业领域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工业项目政府引导投资的投融资主体,由乐山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代行管理职责,实现管人、管事的有机统一。按照“资源—资产—资本”的思路,通过逐步注入市级优质资产、特许经营权,市国资公司提供融资增信,高新投公司以多种形式购买资产注入,做大做强高新投公司。到2020年底,公司注册资本金力争达到50亿元以上,资产规模力争达到300亿元以上,信用等级达到AA以上。
明确“健全产业有序转移机制”,乐山高新区管委会会同市经信委制订“一总部三基地”产业指导目录、全市产业有序平稳转移若干政策。依据全市产业布局和企业行业特点,综合运用环保、质监、规划调整、用地管控、政策鼓励等措施,推进全市工业向“一总部三基地”有序平稳转移。
“强化保障措施”中就明确“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乐山高新区要加快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多图联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等新模式。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记者 陈兴鑫)
通过打造“总部+基地”功能链条,推动全市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将“一总部三基地”建成乐山经济发展新引擎、创新驱动新高地、产城融合新样板,奋力走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日前,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一总部三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出,根据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乐山国家高新区为龙头,构建“一总部三基地”新型工业格局,加快推进全市工业集中集聚、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打造“总部+基地”功能链条,推动全市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将“一总部三基地”建成乐山经济发展新引擎、创新驱动新高地、产城融合新样板,奋力走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加快建设“一总部三基地”,是市委、市政府优化工业战略性布局的一项重大决策。
《实施意见》提出“一总部三基地”的发展定位。
“一总部”要打造“总部经济、创新高地、现代新城”三位一体的总部经济聚集区。重点培育本土企业总部,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科研院所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和高新技术产业总部,大力发展研发、孵化、营销、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总部。
“五通桥基地”要打造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光电信息、精细盐化工、稀土和节能环保等产业。
“犍为基地”要打造全省临港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特色轻工、新型建材、医药健康等产业。
“夹江基地”要打造全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民用核燃料、医用同位素、核电装备、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军工配套等产业。
《实施意见》提出“一总部三基地”建设的遵循原则。要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平台、统一政策;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利益分享;坚持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相结合。
《实施意见》明确了“一总部三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到2021年,“一总部三基地”基本建成,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0亿元以上,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建设区面积力争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以上;园区生态环境优美,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率(含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危险废物处理率、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100%。
同时,《实施意见》就健全管理体制、充分简政放权、创新运行机制、推进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保障措施等提出具体举措,颇具“含金量”。
比如,“创新运行机制”中就明确“推行市场化开发机制”,高新投公司履行“一总部”范围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业主职能;“三基地”分别与高新投公司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履行“三基地”范围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业主职能,从事开发、建设和资产经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和程序正当的要求,以多种方式与高新投公司共同参与园区开发建设。
明确“激活高新投公司发展机制”,高新投公司是“一总部三基地”集“融资、投资、建设、营运”为一体的重要实施主体,是市政府工业领域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工业项目政府引导投资的投融资主体,由乐山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代行管理职责,实现管人、管事的有机统一。按照“资源—资产—资本”的思路,通过逐步注入市级优质资产、特许经营权,市国资公司提供融资增信,高新投公司以多种形式购买资产注入,做大做强高新投公司。到2020年底,公司注册资本金力争达到50亿元以上,资产规模力争达到300亿元以上,信用等级达到AA以上。
明确“健全产业有序转移机制”,乐山高新区管委会会同市经信委制订“一总部三基地”产业指导目录、全市产业有序平稳转移若干政策。依据全市产业布局和企业行业特点,综合运用环保、质监、规划调整、用地管控、政策鼓励等措施,推进全市工业向“一总部三基地”有序平稳转移。
“强化保障措施”中就明确“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乐山高新区要加快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多图联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等新模式。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记者 陈兴鑫)